企业文化
COMPANY CULTURE凡人君子
凡人君子
——读《君子之道》后感
《君子之道》是人文作家余秋雨比较新近的一本文集。人文作家是我自己给出的一个定位,因为余先生的文字大多离不开历史上的文人,或者是与文化息息相关的名胜古迹。
最早接触先生的作品,大概可以回溯到高中时期。那是个有书就读的年纪,而且非常听从老师的话。《文化苦旅》便是在语文老师的极力推荐下啃完的。而事实上,先生的行文造句也很合我的口味。在后来,我陆陆续续地读完了《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
不得不感慨,大学时代是私人时间最充裕的时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将爱好发挥到极致。尤其阅读这一需要安静和独处的爱好,到工作以后却只能在上下班的地铁上将就了。
为什么会选择读这本书呢,其实只是前段时间工作对着电脑太久,感觉视力不济。想着坐地铁不能再对着手机看书了,又恰好看到家里多了一本新书。于是便拾起来看,在地铁的摇晃与拥挤中,我逐渐把这本书看完了。看完后便有不少的感触,不吐不快。
君子一词的真正含义,对于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的我们,已经是非常的模糊遥远了。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却又都影影绰绰地可以窥见君子的一斑。每个人都推崇君子,敬佩君子,但每个人又都在苛求君子,质疑君子。
古时对君子的定义很高,约束很多,甚而是苛刻,因而在同一时期能够达到君子标准的人很少很少。因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真的很难见到古人心目中的那种翩翩君子。可以说,在那个时代,君子这一称谓被奉上了神坛,成为君子的人在被各种条条框框加身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受到来自四方的质疑、审视,随时都有被打入俗尘、万劫不复的可能。
事实上在我看来,君子不应该被当成一种对人的分类而存在,而应该是每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一种状态。人人都可成为君子,人人都可做回凡人。一念成仁,一念成人。这便是凡人君子。
给人让座,可以是君子;为人指路,可以是君子;拾金不昧,可以是君子。人人都有成为君子的机会,便也不会再因为无法存异而排斥毁谤君子。君子便成为了一种通过努力便可获得,失去了还能再争取回来的荣誉。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可以有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成为君子,只要愿意付出,愿意心存仁爱。当余先生口中的君子这一文化的终极目标,蜕变成为我们每个凡人(甚至是一些小人)稍稍踮脚便触手可及的目标,并且不需时时刻刻维护的时候。大概君子也再不会成为凤毛麟角、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了。
其实我的这篇论调并不严密完整。最大的可以称作漏洞的,大概就是凡人君子到底算不算君子。这一命题论证起来便繁琐复杂、索然无味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凡人君子这一概念如果普及,对于个人,对于家庭,甚至对于社会,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咨询第二分公司
郑叶婷
上一篇:咨询事业部第二期培训报告
下一篇:浅析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投资控制
所属类别: 成长在智造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