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COMPANY CULTURE

“我与尚诚”主题征文_我与尚诚

日期:2018年07月31日 16:58

文章早已经写好了,但却一直纠结以何为题,在SPM的八年,是我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八年,是见证了SPM和SPM人奋斗、跨越、发展的八年,其间的灿烂、辉煌,经历的酸楚、苦涩,我想只有最朴素的词语才能蕴藏最深刻的情怀。

      2004年4月,我带着梦想和憧憬来到了上海,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招聘网站上看到了SPM的招聘信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拨通了人事部的电话,当即我们约定了面试的时间。

2004年的4月30日,我第一次踏进SPM,人事部大致了解了我的基本情况后,我被带到了紧邻人事部的欧阳总的办公室,当时场景还历历在目,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欧阳总的两句话“打字快不快?加班有没有问题?”,伴随着这两个问题,我开始了在SPM最为忙碌,加班强度最大的三年。

2004年5月8日,我正式开始了在SPM的工作,当时的经营部在我加入后仅有三人,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在漫漫的打字、复印、整理人员资料和合同当中度过了,曾经一度我非常彷徨,难道就这样放弃了我学习四年的专业知识,永远做这些文案工作了吗?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投标,让我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除去这个项目本身的光环和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个项目创造了SPM的数个第一,第一个全新的标书内容编排及方式,这个标书几乎是后来我们所编制的所有大型项目投标文件的母版;第一次由总经理牵头进行投标策划,将标书分章节、分专业责任到人;第一次组织模拟答辩,从着装到谈吐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第一次见到不同部门、不同地方、不同专业的同事在一起协同工作,大家不计时间,废寝忘食,力求将整个投标过程做到最好;这一切都让我深深感动,也倍感幸运,在毕业伊始就能够在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公司里面工作。

之后的三年,我伴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也逐渐成长起来,第一个历史保护建筑项目“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中山东一路23号大楼修缮工程”,第一个医院项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迁建工程”,第一个轨道交通项目“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10标段零陵路站”……,每个项目的承接都是公司发展的一块块基石,也是我成长过程中留下的一个个印记,也许几十年后,职业生涯中的很多细节都会遗忘,但这些永远不会忘记。

2007年7月,是我在SPM的另一个重要时期,当时环球金融中心的机电安装工程已全面开始,由于我一直没有放弃做纯粹的技术工作的想法,就提出想到项目部做一个监理员,于是就开始了我在环球金融中心项目部工作的一段时间,也是我在上海经历的最为酷热的一个夏天和最为严寒的一个冬天。那个夏天,身上的衣服总是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手臂上总也断不掉蚊子咬后留下的疤;冬天,十指上总能看到冻裂的口子。但每每天气晴朗的时候,我总是跑到能俯瞰到上海全景的高度,那黄浦江两岸的风光明媚动人;每每遇到做漏光试验,夜幕降临时,那延安路高架的车灯,川流不息,延绵不止,总让我贪恋地多看两眼;冬天,在路上只有寒风,而在环球的92层,却有美丽的雪景。一切都是有失必有得的,工作如是,生活如是,人生亦如是。

2008年的3月,在环球金融中心供热系统调试结束后,我重新回到了经营部。2008至2011三年间,公司迅速拓展专业领域,首批取得工程监理综合资质,获批国家设备监理甲级资格、信息系统监理资格等,公司的合同额突破2亿,从一个监理企业向综合性咨询企业迈进。这个时期,SPM在探索公司的发展之路,这时的我,也在摸索……。

在进入SPM近八年的时间里,为人的本心和做事的责任心,让我紧跟着SPM的脚步,经历一次次的蜕变。

2011年10月,我的职业生涯与我的人生都迎来了新的起点,回头看看自己之前走过的路,已经离初到上海的那个女孩那么远,中间有坦途有坎坷,有峰峦有低谷,一路走来,感谢SPM和SPM人对我的支持和包容!

2011年,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的管理举措,希冀随着这些管理举措的实施,实现SPM发展历程中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造价咨询事业部

郑  清

所属类别: 员工之家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