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COMPANY CULTURE浅谈如何进行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
建设工程监理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中应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个环节。做好提前预控,从预控角度主动发现问题,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在施工监理过程中,对工程施工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有效的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目标。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首先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施工工艺、方法适用合理,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等情况,确定监理的监控目标和标准,确保监控的内容和各自的职责、权利,订出监控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做到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正规化。
二、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
1、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首先要求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即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出场。将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监理工作的重点,采用目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从外观上对标识、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等进行检查,然后随机取样及焊接试件进行送检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
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再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核各种计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确、齐全。浇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如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组织整改,进行管理;如用商品混凝土,应对厂家的资质等进行审查。
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在工程施工前,监理方要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参加的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检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检员签字,监理人员应拒绝验收。另外,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行检查、旁站监理,随机抽查的方法,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进一步验收,彻底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3、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验收签字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要求。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专职质检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监理。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各层标高、轴线也要层层检查,严格验收。要求施工单位质检员签字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去检查验收,监理方再检查。监理方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待施工单位处理或返工完后,还要再进行复检,严格检查把关,保证质量。
三、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质量控制,主要抓住以下几方面:
1、加强管理力度,对于每一位现场监理工程师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记,处理哪些问题要有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口勤,对施工队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严”(严格按施工规范、设计要求检查把关)、“准”(处理问题要果断、准确,要以数据为依据)、“细”(工作中细心)、“实”(做事要实在,遇到质量问题要做实质性处理,不能找理由推脱,要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解决实质性的技术难题)。对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部位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须全天候的24小时旁站监理,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消灭质量隐患。
2、工程监理中抓“重点”、“临界”项目。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对于工程重点部位,如框架梁柱节点处,悬挑结构,结构错层等部位,监理工程师要到现场认真检查,复核轴线及标高,测量构件、结构的尺寸,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对临界项目,则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制”,实行对工序交接检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种交接时,将质量问题和隐患带入下一道工序中。
3、现场巡视,量测检查,数据说话。监理工程师通过现场巡视,实地测量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如轴线、标高有误差,轴线偏多少,标高低还是高;钢筋绑扎少了几根,规格错多少,砼浇筑完后蜂窝、孔洞各多少,蜂窝多大、孔洞多深,在什么部位等等。提前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的数据,使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不能遮掩,不能马虎处理,避免今后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四、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要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对已完工程的质量进行验收。
1、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或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将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针对重要分项、分部工程根据施工工艺和操作要求画出流程图,如浇筑柱、梁板砼的流程图,标明施工顺序,便于验收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时进行原因分析。出现质量问题或发生质量事故后,监理工程师只对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而不强调事故的责任的原因。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监理人员,不讳疾忌医,与监理方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现场监理工程师正是通过主抓以上四个环节进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为施工单位创出许多优质工程,赢得建设单位的赞誉,同时也树立了监理公司自身的良好形象。
作者: 李亚明
上一篇:施工项目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下一篇:做一名合格的上海监理“送信人”
所属类别: 员工之家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